【記者 陳宇康報導】
6月5 日的晚上,在元智大學瑯嬛書屋天河店,書屋的主人翁很榮幸的邀請到內壢立恩康復之家的社工師張倪萍,分享精障者於社區的生活日常,當天邀請兩位住在康復之家的居民前來,與跟我們分享發病前的他們在做什麼,那後來是怎麼意識到自己病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病識感」,以及後來到了康復之家在做些什麼呢?今天的會談中,講者的重點分享在「社區精障者可討論的五大面向」,分別是汙名與正常、角色、病識感、社會行動、社會環境。
第一個「污名與正常」指的是污名化是社會群體對某一特定族群抱持的負面刻板印象,例如:精障者都是有暴力傾向的,而這些負面訊息通常都是經由大眾傳播媒體的渲染跨大,而加深了社會大眾對他們的排斥,讓精障者持續生活在被社會隔離的世界裡。
因為「污名很快,可去汙化很漫長。」舉例來說:當今天發生了一件隨機傷人案件,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人精神不穩定,一定是精神障礙者。漸漸地認為精神障礙者是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傷人。最後拒絕精神障礙者居住在社區附近或要求政府管制精神障礙者。
第二個「角色:認知、學習、期待,組成一個人的社會行為活動」也就是在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我們會受到他人的影響帶來想法上的改變,進一步的產生學習,最終完成他人對自身的期待。舉凡:家庭、朋友、工作環境等等。而今天康復之家的住民圓圓分享他以前在工作的時候,無論做好或是做壞都會被他老闆罵,說的一無是處,壓力大到連續數天失眠沒法睡覺,甚至開始出現幻聽的狀況。過去民眾很常認為精神疾病來自家庭遺傳,或是先天的,可並非只有如此。後天的環境壓力,也就是這段探討的角色認知和期待不斷被否定的狀態下,帶來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然而精神疾病很難去探討為何發生,因為原因是交互影響繁瑣的,無法完全斷定來自哪裡。
第三個「病識感——眾人皆有病」,簡單來說就是人對於自己健康狀態的覺察,對生活的困擾覺察可以當作病識感的參考,主要覺察比較對象都是跟過去的自己。講者在講座分享十個覺察的面向,分別是:情緒改變、個性改變、思考改變、自我價值觀改變、人際互動變得敏感、睡眠品質差、食慾改變、生活習慣改變、注意力與記憶力下降、出現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這十個面向。
而第四點和第五點的社會行動及社會環境,分別說明了康復之家的存在意義。是為了能讓精神障礙者能夠在醫院觀察一個月回到社會的時候,能夠確保並促進精神障礙者更有尊嚴在社會生活,能主導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居住模式;以及為了能讓精神障礙者能更融入社會,得到支持,無論是物質上或精神上,不再讓精神障礙者被社會排除在外,也就是不被包含在社會安全體系裡。正如講者分享的,並非所有精神障礙者都有害,同時所有精神障礙者也都希望他們能夠跟一般人一樣被正常的接納及對待。而這是這場講座舉辦的意義,透過康復之家的社工師及居民的分享,讓社會民眾能對精神障礙者有更多的認識,並接納他們。
最後講者分享一段話「一個社會的文明,取決於他們如何面對瘋狂與異己。」願我們精神障礙者的汙名總有一天,能夠被我們的社會給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