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冠蓉報導】
一提到檳榔跟酒,往往會讓人產生許多負面的聯想,社會對這類食品充滿偏見,喝酒會鬧事,嚼檳榔容易得口腔癌,我們的教育總是不斷地提醒我們這類警語,卻沒有清楚傳達背後的原因,甚至連這些食物代表的文化意涵都被人所遺忘。
美國在1920年曾實施全面禁酒,乃因宗教團體和保守團體認為喝酒是當時嚴重的家暴與社會問題元兇,但在歷經13年後,這個制度還是被廢除了,可見煙酒文化還是有著不被世人否定的價值;我們每天身處在這麼美麗的校園中,可它曾也是從什麼都沒有到歷經許多工人辛苦建造而成,在工程進度高壓且天氣溫濕度變化劇烈的環境下,檳榔也許是緩解他們疲勞的救星,食物本身具有存在的意義,端看每個人從什麼角度去定義它。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教授陳巍仁在「飲食文學與文化」這門課中,教導何謂「飲食倫理學」,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與建立對飲食倫理的正確觀,用有意義的標準,而非情緒去斷定一件事的對與錯。陳巍仁提到,元智的學生因多數來自中產家庭,大部分都沒有嘗試過菸酒,甚至連碰都沒碰過,在缺乏相關的知識教育下,當遇到會抽菸、喝酒的人時,容易站在道德高地以高姿態去否定一個人。
因此,有別於以往其他飲食課的教學方式,陳巍仁將檳榔、維士比、香菸帶到課堂中給學生嘗試,讓同學們對這些幾乎跟生活沾不上邊、具抽象意義的食品能多加了解,但若不願試也可以選擇在旁觀察;當學生們群聚在吸菸區一同試著點菸時,馬上就引起了其他人的關注,甚至還有老師上前批評,但其實這些都是課程設計的一部分,學生能立即感受到旁人的指指點點,和那些反對者投射出的歧視眼光,像火一樣燒灼在他們身上,直接地反映出社會風氣與現象,儘管同學對課程活動的參與感到開心,但依舊有一群默默在校園角落的人,躲躲藏藏地,深怕踏出被社會規範的界線而受到傷害,只為將他們對日子的緬懷寄託於「香菸」上。
(同學們於課堂中體驗嘗試不曾碰過的香菸/照片由本報提供)(陳巍仁老師將維士比等提神飲料帶入課堂中讓學生體驗/照片由本報提供)
陳巍仁說,這門課的設計並非鼓勵吸菸喝酒,而是希望學子們能明白這類被貼上標籤的食物們,他們背後所代表的故事和文化意涵,去開拓各自眼界,綜觀飲食文學,建立有效的討論標準,並探討這些用品出現的意義。包括近年菸稅與菸捐不斷調漲,政策根據為何?又有哪些人將受到影響?解決二手菸問題的電子菸已在全球興起,當吸菸者明確理解健康風險,願意有所承擔,且將對他人損害降至最低,我們又將如何看待?這都是文明發展的重大議題。
食物的存在往往跟區域產生的特色物種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筷子、刀叉、手抓,這三個文化圈的分布就像另類的世界地圖,而人們在遠古文明開始時,就是靠著手抓,一個最直接感受到食物溫度的方式填飽身心靈,這些都是值得被記憶的文化故事,飲食文學,是食譜、是史學、是美學、也是人生哲學。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飲食文學與文化 打破我們對食物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