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U Newsletter

以走在傷痛上的情感歷程 化爲溫柔的力量繼續前進

【記者李金發投稿】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1071學期和桃園光影電影館長期合作,每週四晚上在R60312教室安排一場「鏡在咫尺 – 紀錄片」放映座談會,11月22日播放了吳秀菁《蘆葦之歌》,片長約有76分鐘。

(《蘆葦之歌》紀錄片的導演吳秀菁/照片由李金發拍攝)

繼1998年的《阿嬤的祕密》紀錄片以來,《蘆葦之歌》是第二部關於臺灣慰安婦的紀錄片。不過,《蘆葦之歌》和《阿嬤的祕密》不同:後者以控訴爲情感軸心,激情地喚起將被高階級的社會層與時間埋沒的史實,披露於社會的眼球表面,讓更多人知道慰安婦的存在,以及她們飽受二戰時期數百日,甚至到一千多日不等所給予的現實殘酷——性侵,是社會文明不可忽視的歷史議題;前者則然不同,《蘆葦之歌》以溫柔爲情感軸心,吳秀菁導演花了三年的時間記錄臺灣慰安婦的晚年生活,用她們活潑動人的生命力渲染觀衆對此議題的關注,並且提供另一種方式重審她們由二戰以後走到2013年的生命狀態。而後此紀錄片於2014年入圍臺灣國際女性影展的「光榮時刻:臺灣競賽獎」,以及榮獲四川電視節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的「最具人文關懷獎」。

(吳秀菁導演爲大家解說《蘆葦之歌》名字的由來與其爾後發酵所蘊涵的意義/照片由李金發拍攝)

吳導演表示,《蘆葦之歌》的名字是她正爲此紀錄片寫計畫案,向信仰禱告時,由《聖經・以賽亞書》的「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得到的啓發,而後她看回紀錄片,發現片中人人都是「壓傷的蘆葦」。自從慰安婦的實事披露以來,受傷者不僅是慰安婦,願意伸出援手的相關基金會、委員會等友善團體或個人單位,皆在多次爲她們爭取權益和「歉意」的過程中,受到屢敗屢戰給予的難過和失望所帶來的情感傷害。

《蘆葦之歌》與其說是記錄了6位臺灣慰安婦的晚年生活,其實更像是吳導演與其拍攝團隊,從被攝者和拍攝者的關係走到一種相互陪伴的關係,陪伴臺灣慰安婦度過晚年。吳導演誠言,她接過這計畫前,原打算如果婦女救援基金會要求她拍激進的紀錄片,她將推辭這份工作,不過出乎預料的是,基金會要的只不過是拍攝慰安婦的晚年生活,因爲對年邁的慰安婦來說,以及對吳導演和基金會而言,她們正在進行一場時間的追逐賽,必須趕在死神造訪前,記錄她們的生命。

(觀衆觀影後給予導演的回饋/照片由李金發拍攝)

畫面中,年老的慰安婦透過長達16年的身心照顧工作坊之療程,主題包括了「感謝」、「煩惱」、「懷念」、「愛與支持」和身心繪圖等,經由時間的拉長,重拾她們的少女時代,以及由志工、諮商師緩緩地引導她們面對傷痛,從而學會自己包紮二戰時期給予的傷痛,不論身體上或心靈上的。不過直到2012年,此身心照顧工作坊結束了療程,原因是慰安婦的身體狀況逐漸不佳,甚至在紀錄片中,觀衆泛著淚光一次又一次透過屏幕目送了慰安婦的離世。到2018年的今天,臺灣慰安婦的人數僅存2名罷了。

吳導演認爲,《蘆葦之歌》的記錄將永遠流傳於後世,讓更多人(尤其是日本)瞭解慰安婦的生活事跡,並且以她們走在傷痛的情感歷程,化爲既溫柔又柔軟的力量繼續前進,滲入更多人的內心,形成一種永恆不滅的情感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