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U Newsletter

正念樂活 擁抱幸福的契機

【記者 傅慧祺報導】

(明志科技大學正念靜觀中心主任林立仁老師/圖片由傅慧祺拍攝)

漢儒文教基金會、華儒青年關懷基金會與元智大學合作,於106年12月27日,邀請明志科技大學正念靜觀中心主任林立仁老師,向在場聽眾介紹如何從生活的小細節之中獲得幸福。並輔以實際演練,讓聽眾獲得身心靈的放鬆。

講座開始,林立仁老師即請在場的所有人閉眼深呼吸,感受到空氣流入身體,緩緩的將身體中的濁氣吐出。林老師說,每天空閒的時候做做深呼吸,在心中默念今日遇到哪些幸福的事情,或稱讚自己的生命,好好感謝自己今日的生活。幸福,要從自己出發,善待自己、疼惜自己,才有能力和完善的準備去疼惜別人。從林老師身上所散發出的正向意念,在幾句談話之間就感染周遭環境,使在場的聽眾沉浸在放鬆、寧靜的氣氛之中。林老師以實作的方式讓在場聽眾想想,我們每天如何自我照顧自己,並請在場所有聽眾分享自己的經驗,或自己對自我未來的展望。

林立仁表示,每天一睜開眼,都要從對自己的正向期許做起。其實,正念療法並不是臺灣獨創的心理治療方式,它是由美國喬‧卡巴金醫生,藉由病人在病床上的臨床觀察,慢慢歸納、統整出的一種治療方式。喬‧卡巴金醫生在臨床治療時發現,當病人在用藥的時候,時常會認為自己的身體隨著用藥的情況而逐漸變糟。隨著心理壓力增加,病患的增加用藥情形也與日俱增;長此以往,病患的病況越來越糟,最終邁向死亡之路。喬‧卡巴金醫生在面臨這樣的困境中,決定使用正向心理療法的「正念思考」來使病人在病痛中減少心理壓力。沒想到竟使病患逐漸減少用藥,進而達成身體自我療癒的效果。

身為分子生物學博士的喬‧卡巴金醫生,在長期的臨床經驗之下,漸漸發展出「正念療法」來治療病患,並藉由分享與推廣,讓普羅大眾也了解到何謂「正念療法」。「正念療法」首先要以好奇、開放、不批判的心來看待所有事物。除了正向思考之外,卡巴金醫生認為,「吃」在人的生命之中是最重要的事。在「正念療法」中卡巴金醫生即把「食療」列為第一道課程。林老師藉由實作的方式,讓在場的所有觀眾了解卡巴金醫生,在正念療法中所設計的「正念飲食」課程。正念飲食的第一課即是「葡萄乾練習」,藉由一顆隨處可得的葡萄乾,學習如何和自己生活之中最渺小、最不起眼的事物相處。從「食」到「食禪」,進而往自己的生活中延伸,使人能感受到生命中最不起眼、最渺小的事物。

(林立仁向在場聽眾介紹如何從生活的小細節之中獲得幸福/圖片由傅慧祺拍攝)

而後,林立仁帶領現場聽眾進行正念伸展的實際演練。在實際操作後,林老師詢問大家的身體有沒有甚麼樣的感受,讓在場的人感受到身體與心靈的連結。接著,老師以「手痠」的問題來說明如何感覺到自我身體的覺察力。最後,林老師以痠痛的位置佔身體比例的多寡,讓所有人明白,身體不舒服的位置,其實只佔身體的小部分,但我們總是將眼光投向這個小部分,而忽略身體更大的部分其實是安詳和緩的。就像人生之中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我們總是將眼光投向這些不如意的事,而忽視了生命中有更多能使我們快樂的事情。當然,人有諸多情緒是十分正常,而情緒宣洩更是人之常情,但是學習對於生活環境的覺察,使得負面情緒被轉化為舒緩的情緒,將會使自己的人生活得更愉快。

最後,林立仁談到情緒與自我之間的關係,他說「是情緒糟,並不是我糟」,心裡覺察到情緒變壞,想要隨著自己的性子發洩出來,並不是自己不好,而是心情不好。但是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轉化自己的情緒。轉念往好一想,將壞情緒化為正向情緒,慢慢的情緒就能得到紓解,讓自己能得到愉快的心情。

林立仁說,每天多花一點時間好好地擁抱自己,祝福自己,關心自己,愛自己,就像媽媽給孩子無回報的愛般,給自己愛的力量。將心底的幸福感引導出來,讓自己每天都能發自內心的感受到生命的祥和、喜樂。

(林立仁老師與終身教育部馮明德主任合影/圖片由傅慧祺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