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碧華投稿】
讀霍達寫的《穆斯林的葬禮》,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之作,獲獎無數,被翻拍成電影、譯本至少九種等的資訊擺在眼前時,筆者一直在想是什麼原因讓它可以發光發熱。花了一段時間把七百餘頁的小說讀完後,筆者的心有一絲惆悵。人家說越努力的人越幸運,但有時候幸運總是被一分的天注定悄悄打敗了,最後我們收獲的是我們認知中的不如意、不愉快、不幸運,此小說給了筆者這樣的思考過程。
七百多頁的小說在說什麼呢?作者說了玉器家族三代人的故事,第一代人作為引子,引領著大大小小的人物入戲;第二和第三代人的一生則緩緩地走入讀者的生活,留下了足跡。小說中的故事情節分單數章節和雙數章節兩條線,一條是歷史,一條是現實,需要一點耐心,才可以理解小說的結構設計。這樣的篇幅與結構需要讀者花一些努力把書讀完,像拆禮物一樣,將所有眼前的障礙逐一去除,最後看見最美麗的祝福。
小說寫人,各種各樣的人,穆斯林們是主角,其他幾個漢族代表襯托著這部少數民族作品。穆斯林對筆者而言並不陌生,還有點親切感,國中高中那五年間生活在穆斯林佔多數的校園裡,聽過難以計次的禱告聲、看過穆斯林同學們「全副武裝」面向麥加誠心誠意地祈禱。小說中出現的中譯經文時,牽起了深埋記憶中的片段,筆者在另一個時空遇見了曾經豐富我生活閱歷的文化。
小說中的人物都有自身的不如意,像現實中的我們。無論你是什麼族群、國籍,又或者有著什麼信仰,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是我們預料不及的。這種種事情發生時,只有盡自己所能面對,才能順利渡過。韓子奇面對女兒的病痛、韓太太面對丈夫和妹妹的不倫之戀、韓新月因病情而離開大學、梁冰玉為了不讓自己被姐姐精神捆綁而選擇留下女兒遠走高飛,每個人面對的坎,都只能靠自己的選擇渡過。只是人生也許不應有選擇的對與錯,每個人都該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他們都在小說中過了自己的人生。作者選擇將他們較為陰暗的那一面曝露給讀者一窺究竟,你接收到的信息和其他人接收到的訊息的不同也許是因為你的人生與他人的人生沒有共通性而已。現實中的人會有那麼悲慘的命運嗎?有人說有,有人說不可能會有。我們都需要理解的是,作者所塑造的小說世界,總能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而我們在這無限的想象空間,選擇了我們要的答案。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穆斯林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