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冠鈞報導】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陳巍仁老師的微型課程「敘事力講座」,10/20邀請到「雙口呂文化廚房」的負責人黃騰威,講述我們當代該如何向社會傳達特定的理念,同時從中思索:究竟又有多少傳統在時間的洪流中被遺忘,是急需保存的對象。
講者黃驣威甫一開場便向學生們拋出疑問,「人們或許會花將近八十元的價格購買一份戚風蛋糕,卻不願意花同樣的價格購買一份紅粿,難道粿的製作過程比蛋糕簡單嗎?而能代表台灣的傳統食物是什麼?」而這些疑問,正是講者開設雙口呂廚房的重要因素,雙口呂文化廚房開設「制粿教學」,期盼能透過DIY,讓更多人認識這道傳統美味。
以米食文化為主的台灣,曾幾何時逐漸被麵粉食品取代,對於傳統料理的衰微,只能說是無能為力。外國文化進入台灣是無可避免,卻也壓縮了傳統產業的發展。以粿為例,製作粿所花費的時間,光是備料就得花上將近六個小時,必須先將米泡水三個小時,把米壓乾三個小時,工序繁瑣又耗時費力,可想而知成本必定高昂。然而,市場中所販賣的價格卻落在30~40元的平民價格之間,利潤相當微薄,讓製作者越來越少,且無人開發方便的製粿器具,導致長輩無意讓孩子們繼承,年輕人無力學習,最後這項傳統將漸漸消失。
喜愛旅遊的黃騰威,在偶然的機緣之下被外國朋友問及「能代表台灣的食物是什麼?」而開啟了創業之路。為了傳承傳統美味,黃騰威向耆老學習制粿,直到張羅店鋪位置,都費了一番苦心。創業初期為了找到適合的三合院來當作店鋪位置,前後花費將近一年的時間找尋,才選定現在的店鋪位置落腳,到2019才順利開張。
「說好一段話,再說好一件事,然後說好一則故事,最後讓他成為一則好故事。」此為黃騰威講師送給在場同學的一句話。對於創業之人,心中必定是有個理想、夢想,才會毅然決然地做下去。但那要如何建立品牌?就是得花心思琢磨的一部份,當創業者有一則好故事可以消費者傳達理念、表達願景,當理解的人增加,並開始改變社會時,就會發現這項品牌不再缺乏客源。
講座最後,黃騰威講師提及:「觀察入微,思辨啟發,最後身體力行。」即為創業之道,這句話對於學生同樣適用,在求學過程中細細觀察、發現疑問,最後親身實踐,相信定會有所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