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U Newsletter

西蒙波娃如何談論女性的生命處境

【記者 曾佳玉報導】


(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劉亞蘭教授進行演講/照片由曾佳玉攝影)

西蒙波娃被視為女權運動的重要人物,而其著作《第二性》從女性生存的處境中論述女性「第二性」的角色是非命定,此一思想展開女性主義的理論,且影響甚遠。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6月1日舉行「西蒙波娃如何談論女性的生命處境:一個當代女性主義的觀察」講座,邀請真理大學人文與資訊學系劉亞蘭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西蒙波娃及《第二性》。

劉亞蘭首先指出西蒙波娃所處的時代氛圍,及其存在主義哲學家的丈夫,沙特的影響。沙特主張存在主義是「我意識的選擇」,認為意識是絕對的,是自由決定,而自己的處境也是自己所選擇的。西蒙波娃認為,女性長期被視為「第二性」的原因是來自社會、時代的處境所造就,女性自身也屈就於這樣的處境,女性的「委屈」是自己的選擇。此觀念使得女權注意抬頭,女性要求「她不只是客體,也是主體」。

接著,介紹《第二性》中書籍章節的安排,同時說明英譯及中譯後,在其他國家的銷售和迴響。《第二性》於首章介紹女性在生物體本身的影響。劉亞蘭解釋西蒙波娃的安排欲論證生物體的優劣勢,接著解釋女性若要改變,生物的本性也會改變,此強調「女性的選擇」。最初的英譯本由生物學家操刀,捨棄一些哲學詞彙,使得翻譯本並不完整。另外,在英語系的國家中,《第二性》被認為左派思想,造成銷售成果不佳。中譯本則從英文版再譯,故此未能完整傳遞西蒙波娃的思想。

最後,劉亞蘭強調西蒙波娃對社會建構的解讀「『女人不是天生,而是變成的』,從存在主義處境意涵,轉變成性別流動的後現代意涵。」《第二性》將於106學期列入元智經典導讀系列書籍。麥麗蓉老師鼓勵學生,可利用暑假期間細細品味此書,也謝謝劉亞蘭教授進行的導讀活動,讓同學收穫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