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郁綺投稿】
馬克吐溫:「如果我們能夠出生時80歲,然後逐漸接近18歲,人生一定會更美好。」
故事以倒敘方式,由臨終前的女主角黛絲與其女兒卡洛琳讀出主角班傑明遺下的日記,而開始其傳奇故事。班傑明的身體奇特,出生時就像80歲的老嬰兒,被父親視為怪胎遺棄到養老院。無法生育的黑人女護工收養他,他在養老院裡度過童年。接著,班傑明開始逆著常人成長的定律長大,身體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稍有活力。
1930年,11歲的班傑明遇上6歲的黛絲,善良而親切的黛絲溫暖了班傑明。戰爭爆發,班傑明坐船來到英國,直到戰後才與黛絲在紐約重逢,此時,黛絲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女孩。1950年,他們終於共譜戀曲,並且一起渡過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但黛絲越來越老,班傑明卻越來越年輕,班傑明體認到即使他們深愛彼此,但自己逆行的生理特性,將成為兩人關係的障礙。為了給黛絲一個正常的生活,他將所有財產變賣,交給黛絲後離去。班傑明開始周遊世界的旅程,而黛絲則改嫁給一位鰥夫。
數年後,班傑明體型變成小孩,在記憶開始衰退下,警察在其背包找到日記並交給黛絲。黛絲像照顧自己孩子一樣照顧他,最後在2003年,班傑明變成嬰兒躺在黛絲懷中閉上眼睛。此時作為回憶人的黛絲躺在醫院裡,於颶風吹襲美國南部之時,悄悄離開人世。
任何人都無法阻止時間流逝,我們能做的就是善用生命的每個階段,盡量完成想做的事情。班傑明沒有完整的家庭,錯過年輕時和黛絲談戀愛的機會,歷經好友、父親和養母相繼離開人世的痛苦,這一切讓他格外珍惜中年時和黛絲共浴愛河的日子。過往的失去和遺憾,使人更懂得未來要如何把握和付出。不管是從嬰兒到老年人,或者是由老年人變回嬰兒,人生的最初和最終註定相同,都是從逐漸擁有轉變成逐漸失去,或許在時光外唯一能駐足成為永恆的,就是人們之間的相互付出。
班傑明離家出海時, 從未忘記給黛絲的承諾,不管航行到地球的哪一個角落,都會寄張明信片給遠方的黛絲。改變的是距離,不變的是真摯的情誼。雖然班傑明後來不能繼續待在妻女身旁,他也記得每年寄給女兒生日卡片,獻上祝福和期許。重複而溫柔地付出,時間一久,就能讓接受的人感受到你的深情。班傑明那一疊厚厚的明信片,就是黛絲到老都還仔細保存、回味的珍貴禮物。
光陰似箭,幸好我們還擁有記憶與心中每一個被定格的畫面。如此,我們就可以在永不止息的時間洪流中,用愛書寫屬於我們自己的故事,即便這個故事對別人來說不夠雋永也不足磅礡,但卻是身在其中的我們,最真實的點滴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