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創藝講座「當代詩歌的敘事形式」

OLYMPUS DIGITAL CAMERA

【記者吳匡泰報導】

P5041746(通識教學部教授陳巍仁與詩人曾琮琇合影/照片由吳匡泰拍攝)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5月4日(四)邀請詩人曾琮琇(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至R2101教室分享「當代詩歌的敘事形式」。現代詩在台灣文學史的發展,儼然有龐大的「抒情」傳統,以周夢蝶、鄭愁予、余光中、楊牧等名家為代表;曾琮琇表示,「敘事詩」在以抒情為主流的台灣詩史,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詩歌形式。所謂敘事詩,簡要定義則是「具有詩的質素」,兼有情節較易的「敘事成分」,一種現實與美學交錯的詩歌形式,擁有詩歌的美感,亦有反映現實的力度。

敘事詩在台灣文學史的發展,可回溯到一九七零年代的台灣文壇。曾琮琇表示,敘事詩在台灣七零年代的歷史語境,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七零年代,台灣文學向本土回歸,詩人們對於六零年代的現代主義詩歌,與傳統斷裂的「橫的移植」之西化主張(以詩人紀弦為代表),展開全面反省;一九七七年,鄉土文學論戰爆發,本土意識抬頭,「反映時代,回歸現實」的文學主張愈加明確,具有現實意味、批判力度的敘事詩,於是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空間。一九七九年,中國時報設立「敘事詩獎」,大大推動了敘事詩的發展質量,許多詩人趨之若鶩。著名詩人如陳黎、羅智成、蘇紹連等,皆曾為中國時報敘事詩獎得主。

P5041721

(曾琮琇為聽眾講解瘂弦的詩作〈鹽〉/照片由吳匡泰拍攝)

簡要介紹敘事詩的歷史脈絡之後,曾琮琇接著以「介入的詩學」為主題,向同學介紹了瘂弦〈鹽〉、劉克襄〈結束〉與〈革命青年〉、楊牧〈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林燿德〈交通問題〉、羅毓嘉〈不要忘記我們曾經被喚醒〉、林煥彰〈今天,您們打開傘了嗎?〉等,從前行代詩人到新生代詩人的七首詩作。這些敘事詩,皆指向了或近或遠的時代背景,也指回了詩人們的社會關懷之心。

例如,瘂弦〈鹽〉以詼諧帶著荒謬意味的口吻,講述一九一一年的武昌,一名農婦二嬤嬤之死的幻滅故事:「一九一一年黨人們到了武昌。而二嬤嬤卻從吊在榆樹上的裹腳帶上,走進了野狗的呼吸中,禿鷲的翅膀裡;且很多聲音傷逝在風中,鹽呀,鹽呀,給我一把鹽呀!那年豌豆差不多完全開了白花。退斯妥也夫斯基壓根兒也沒見過二嬤嬤。」國民黨解放了時代,卻解救不了一名死於飢荒的農婦;俄國文學家退斯妥也夫斯(現多譯為「杜斯妥也夫斯基」),其文學名著多為描寫社會底層人物,實際上,文學家卻也解救不了成千上萬個像二嬤嬤那樣的底層人物。這是詩人小我的關懷與悲哀,也是大時代的悲劇投影。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博雅創藝講座「當代詩歌的敘事形式」"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