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拍賣消長與古董交易亂象

【記者 莊國民報導】

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於6月11日主辦「兩岸三地拍賣消長與古董交易亂象」之講座,邀請資深古董業界人士陳啟正先生蒞臨元智三館,為現場聽眾講解關乎兩岸三地的古董拍賣交易亂象的實際概況及其緣由。

古董是什麼?既有藝術價值又能獲利之物?古董交易的實際流程與發展脈絡,你我知多少?講座開始,陳啟正以兩岸三地在近年的交易範例及數據說明,拍賣公司會在舉行拍賣會的一個月前,公佈出拍賣品的總目錄或是舉辦巡迴展;買家則會透過這些可靠資訊來預估古董的價值性與市價,進而判斷是否該進行競購。

IMG_8744(1)(資深古董業界人士兼《典藏》雜誌主筆陳啟正為聽眾講解古董拍賣概況。 /照片由莊國民拍攝)

對於古董成交過程,不時會引起諸多買家之間不斷用高昂的價錢進行競價,從而導致古董價格浮動攀升的亂象。針對這繁亂的拍賣現象,陳啟正解釋說,「有些買家無法到現場競拍,他們亦可事前與拍賣公司協定,透過電話、網路、或書面定價委託的方式來進行競標。在多重拍賣方式的情況下,拍賣公司能有許多的手段操控對古董的拍賣價格。」為了避免這種交易亂象所誤導,買家必須明確知曉自己的競拍對象以及競標價格的限定範圍。此外,對古董的市價造成影響也不排除一些外在原因,譬如不同地方的政策、稅賦制度、或金融風暴等。

陳啟正也憑著多年在業界的工作經驗,為聽眾講解兩岸三地的古董交易概況。中華古董拍賣產業史可追溯至19世紀以「不抽稅之埠」而盛名的香港,至今仍憑著其優勢,發展成亞洲著名的古董交易重鎮。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中國投資者與香港古董公司合資合作的模式亦愈發積多,其資金也開始佔據香港的主要市場。相比之下,台灣的古董交易市場卻不斷萎縮。

演講過程中,陳啟正不斷地惋惜於台灣曾有機會成為兩岸三地的主要古董交易市場,卻因某些因素而錯失良機。台灣對於文物拍賣產業的賦稅政策問題,多次無法與外來古董公司達成協議,導致不少古董公司逐個撤資於台灣市場,從而造成本土失去「領頭羊效應」來帶動在地的古董產業,這正是台灣古董交易市場的困境。陳啟正也認為,台灣的古董交易產業是也極需本土收藏家和買家的雙重支持,才能維持古董交易產業的發展。

IMG_8753(現場聽眾對古董拍賣流程概況開始有一定的瞭解。 /照片由莊國民拍攝)

講座尾聲,陳啟正也提醒在場聽眾。古董交易產業不僅是貨幣經濟的交易,它也促進了來自世界各地收藏家及買家對古董文物的知識交流,進而帶動一個地區的旅遊經濟,扮演著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重要「推動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兩岸三地拍賣消長與古董交易亂象"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