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ZU Newsletter

「不快樂」心理學 臨床心理師教你學習「不快樂」

【記者 周素茹報導】

(蘇益賢心理師帶領同學了解憂鬱症相關的心理學議題/照片由周素茹拍攝)

(講座互動遊戲參與度高/照片由周素茹拍攝)

元智大學諮商與就業輔導組一向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密切,不遺餘力地推動身心健康校園。9月21日邀請到精神科臨床心理學家蘇益賢,到校教導學生有關憂鬱症的「不快樂」心理學,參與人數高達兩百人。諮商與就業輔導組組長詹秀蓉表示:「將舉辦一系列以年輕講者為主的講座,希望透過與學生年齡較為接近的講者,消除學生對資訊的抗拒感。」

十八歲,正處於各種心理疾病都可能爆發的時期,其中又以憂鬱症為最。根據調查,台灣2300萬人中,200萬人患有輕度憂鬱,更有125萬人患有重度憂鬱症。而大學生主要的壓力來源為未來生涯發展(33.4%),其後為學業(24.2%)、異性關係(18.5%)和金錢壓力(15.9%)。

蘇益賢表示,使用臉書越長期與頻繁者,心情也容易越來越糟,原因是由於社交網站中常見的「報喜不報憂現象」會使人質疑自己的生活,並陷入自卑和對生活不滿足的負面情緒中。而長期接收他人負面情緒亦會使自身受到負面影響,進而產生心理問題。

社會對憂鬱症經常存在著某種程度上的誤解甚至歧視,但其實它比大多數人以為的更接近生活,也沒有想像中奇特。憂鬱症主要來自於控制感、無助感、無望感以及無用感。當負面情緒無法得到宣洩就會累積爆發,如同滿溢的杯子,需長期累積且具有潛伏期,而非一日之寒。而多次腦震盪者罹患憂鬱症的機會比一般人多出三倍,蘇益賢強調要學生騎乘機車時要保護好頭部。

憂鬱症患者也非一定是沉默內向,曾有患者表示:我在外頭表現是正常的平凡人,但晚上獨處就是悲傷的瘋子。憂鬱症亦有程度之分:

第一級 ♦   情緒低落

♦  容易疲倦

第二級 ♦  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第三級 ♦  體重改變

♦  嗜睡或失眠

第四級 ♦  無法專注、猶豫不決

♦  精神運動遲滯

第五級 ♦  無價值觀,罪惡感

♦  經常想到死亡

著名棒球選手鈴木一郎曾說:「我生命中所有痛苦都是棒球帶給我的,但我生命中所有快樂也都是棒球帶給我的。」蘇益賢建議同學利用學生生涯,找到自己可以用來取代上句中「棒球」的興趣,厘清未來發展的方向。

蘇益賢強調,憂鬱症存在於日常生活中,若有興趣深入了解者,可搜尋Facebook專頁:心理師想跟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