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直晏投稿】
《美國女孩》於第58屆金馬獎入圍七項大獎,榮獲「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三個獎項,究竟是什麼樣的劇情讓電影能有如此高的聲量。
(芳儀跟莉莉撒嬌,請媽媽幫忙挖耳朵/照片取自BAZAAR)
劇情設定於2003年,移民美國的莉莉(林嘉欣飾)因為罹患乳癌,不得不帶著兩個女兒芳儀(方郁婷飾)、芳安(林品彤飾)從洛杉磯搬回台灣,一家四口擠在訊號不佳又狹小的台北公寓。回到台灣的芳儀有各種不適應,例如得跟妹妹擠同由一個房間,無法隨時隨地上網,上學還得符合髮禁規定剪一個不能及肩的短髮⋯⋯然而這些物質上的改變遠遠不及心理上的壓力,正值青春期的她被迫與好朋友分隔兩地、放棄騎馬的興趣,甚至因為中文障礙導致成績一落千丈被老師體罰,但其中最難接受的應該是母親病了,原本應該堅強的大人突然變得脆弱,害怕失去卻又無能為力的徬徨和孤單,只能用最原始的生氣和叛逆來表達。
另一個亮點是2003年當時sars爆發,小女兒出現高燒不退的症狀,在老公極力反對疫情期間帶孩子去醫院的情況下,莉莉不忍孩子身體不適,為母則強自己帶孩子坐計程車前往醫院,不料卻檢查出年幼的芳安罹患肺炎,必須馬上隔離。看到這一幕同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的我們十分感同身受,在三級警戒時,誰不害怕一檢查後就得待在醫院隔離,誰不害怕病毒帶來的後遺症,更希望自己心愛的家人能平安健康。
看完之後電影院充滿此起彼落細細的啜泣聲,《美國女孩》給人的感受不是悲劇的哀傷,而是在母女吵架中彷彿看見曾經叛逆的自己和母親那顆堅忍又受傷的心。這樣貼近人心的劇情便是導演阮鳳儀自己的親身經歷,甚至在寫劇本期間又和母親發生爭執時,會說:「等等,這句很好,我寫下來。」令母親哭笑不得。但阮鳳儀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想跟觀眾分享自己的故事,而是「引起共鳴」讓大家想起自己跟家人的故事。
整部電影中我們看似像局外人默默看著這一切,但卻跳脫以往叛逆芳儀的身份,同時在爭執的另一端,看見身為母親是何等的脆弱。當時懷著自己的美國夢滿心希望,盼著能讓孩子體驗自己嚮往的西方生活,無奈一場大病,粉碎母女倆對生活的平衡。芳儀認為大人憑什麼想怎樣就怎樣,絲毫沒有尊重孩子的想法,但觀眾們卻看見,莉莉犧牲的是自己和自己的理想。
(莉莉回台灣後帶女兒們去美式餐廳,回味在美國的生活/照片取自ELLE)
相信許多觀眾在散場後最想做的事就是給父母一個擁抱,收起自己的尖銳,把最深的愛留給父母。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一次次的衝突,都是愛的表現《美國女孩》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