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均羨報導】
《論語》到底有幾個「仁」?「仁」的內涵是什麼,其對於儒家思想乃至於中國社會的發展又有什麼樣的影響?詩人兼出版社與獨立書店─心波力書屋店主的許赫老師,親自到瑯環書屋天河店,為大家解惑。
(講者以豐富的肢體語言帶動氣氛/照片由通識教學部提供)
許赫老師認為,在講「仁」之前,必須先談「禮」;於是老師先從禮開始,以文化人類學的角度,講述行為是如何被認識的。人表現於外在、可被記錄的行為舉止便是文化行為,儒家社會的文化行為便是「禮」;而建構出這一套行為模式的思想源頭,被稱之為文化模式;而儒家社會的文化模式,便是今天演講的主題:「仁」。從文化脈絡來看,由於重農賤商與家族經濟傳統,中國自古便重視穩定的社會模式,因此需要一套行為模式讓大眾得以遵循;漢代後融合儒家與法家的治理學問的誕生,便是出自於中國社會文化下管理人的需求。
許赫接著說明「禮」如何影響儒家社會的運作,以及與西方文明在思想上的差異:在道德上,西方社會重視神與人的關係,以土地與家庭為本的儒家社會則重視人與人的關係;在政治上,西方社會發展出了權利義務觀,但在儒家社會裡,國家是家庭的延伸,約束上下關係的是倫理而非法治,因此人與人之間必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除非天命昭昭或者統治者敗德,否則下位者不能恣意取代君主的統治地位。
接著便進入演講的主題:「仁」。「仁」是禮的指導原則,指每個人生命中原本就具有的「仁心」、「誠心」、「誠意」、「愛心」與「道德感」等價值;其以對家人的愛為本,透過人倫進行延伸向外推演而成。「仁」的實踐便是修養心性、實踐道德,「仁」的理想則是將「仁」視為一切的指導原則,並最終成為仁者。老師接著引用許多《論語》的片段,說明《論語》中許多篇章便是在講述如何實踐並完成「仁」的理想。
在演講的最後,老師與聽眾進行了問與答,討論了經典的價值與其在當代的現況,最後鼓勵大家認識經典誕生的脈絡與其對文化發展的影響,以期能夠建立獨立思考、理解經典的能力。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通識創藝博雅境教 說仁話好嗎?論語到底有幾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