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金發報導】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10月11日播放王婉柔導演的《擬音》,片長100分鐘。
《擬音》主要圍繞著對白(配聲員)、音樂、音效影視三要素開展敘述與訪問,記錄了台灣電影的聲音史,甚至從臺灣跨足至北京、上海、香港採訪當地電影人有關電影聲音製作的發展與現況。
2016年,此紀錄片除入選金馬影展,也複評入圍中國廣州紀錄片節的金紅棉獎。隔年(2017),《擬音》不僅正式上映,另陸續入選了海外影展,其中包括新加坡華語電影節、瑞士真實影展之「Media Library」、紐約亞美國際影展之觀摩單元、日本東京國際影展,以及本土的臺灣國際女性影展。
本場次邀請到《擬音》紀錄片主角胡定一師傅到場,除爲出席者映後座談以外,也現場演繹了影視背後的繪聲繪影,例如利用紙張模擬鴿子的展翅高飛、敲打杯子的緩快各別重現人與馬匹的腳步聲,甚至再利用舊報紙模擬踩在草地上和風吹樹葉枝椏等聲音,皆栩栩如生傳入大家的耳裡,十分精彩。
(主持人陳巍仁老師(左)與胡定一師傅(右)對談 / 照片由李金發攝影)
而這份精彩也能透過《擬音》的採訪部分發現,各臺灣電影人談到聲音製作時無不提及胡師傅在電影界的重要地位。胡師傅的工作資歷已超過四十年,乃臺灣目前資歷最深且是國寶級的擬音師,並在2017年榮獲了第54屆金馬獎的「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年輕時期的胡師傅考大學落榜,所以輾轉改考中影股份有限公司的技訓班並獲得錄取。
胡師傅說,由於電影的拍攝現場有許多多餘的聲音,所以「事後同步/配音」顯得重要,工作不僅不能馬虎,得心平氣和地完成工作。早期擬音師是師徒制的,尤其影、音、聲帶是「三合一式」的,所以配音時畫面不等人,擬音師得專注於錄製及考驗其反應力,過程一旦出錯不只一切重來,即會遭罵甚或被趕出場外,因爲音、聲帶的價格遠比影帶高,也因此事後便進行消音重用。當時臺灣新電影的興起,擬音師即忙得不日不夜,直到業界陷入低潮,擬音師則閒得像個上班族準時上下班。
所謂擬音不是隨便錄製即交差就行,因爲電影的音效若不多元且變化,僅是單一的聲音只會拉低電影的質感。故擬音師必須瞭解片中的角色,以他們心裡的喜怒哀樂等情感及考量整部電影的內容爲基礎,相應做出寫實的聲音,使角色變得多彩。所以擬音師常碰上許多難以模擬的特殊聲音之考驗,但胡師傅認爲只要在生活中多接觸能看能碰的東西,透過各種空氣的摩擦且細聽,經驗累積多了自然會找到合適、能用的聲音。
(擬音》的主角——胡定一師傅,國寶級擬音師 / 照片由李金發攝影)
但是,由於數位科技的發展蓬勃,這雖然促使電影的操作技術及內容變得豐富,同時打擊了相對手作的擬音師,導致許多擬音師逐一退出業界。尤其早期擬音師是師徒制的關係,所以至今無法有一套所謂的理論訓練新人,擬音師得親自花上許多年培訓徒弟,而要成爲擬音師的新人更要放掉專業以外的事物,將不滅的熱情與堅持一生投入於專業。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影視背後的國寶級擬音師 胡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