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資訊成為人類社會的信仰 《新聞的騷動》讀後感

【記者莊國民投稿】

你有看新聞的習慣嗎?2020年初,全球籠罩於新冠狀病毒的恐慌之中,你是否會選看新聞來暸解事件來龍去脈?從而分辨新聞的真實與合理性?這本由英國作家、電視節目製作人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撰寫《新聞的騷動》“The News: A User’s Manual”結合新聞各領域的視角,教學民眾不應再遵照媒體所建構的脈絡來接受訊息,而是有比較意識,懂得分割、重組、再建造有益處的資訊。

n(艾倫·狄波頓著,陳信宏譯:《新聞的騷動: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藉》,臺北:先覺出版,2014年/圖片取自博客來網絡書店)

新聞賦予人的價值

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新聞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作者更將新聞比喻成現代人們的「宗教」,早上日報如晨祈;晚間新聞像夜禱,宛若安撫人們對於未知的恐懼心態。我們都知曉意外總是意外地發生,誠如開心享受新年假日末夕,突然發生病毒災難,蔓延至全球並威脅人類的生命、或騎車停靠路旁,頓時被無緣無仇之人捅死,失去性命等。無論是以上負面駭人或正面光榮的消息,兩者皆為事實,然而這時代已不缺事實的新聞,而是讀者如何選擇並有效運用可靠的資訊,使自身產生真心的關切。

讓讀者閱覽這些新聞後,會對自己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一股欣慰之餘,亦偶爾為人們提煉濃縮一些希望:建構具有足夠的良善、寬容與理性、讓人想要對社會有所貢獻的「想像群體」。就如一位警員無幸遭人殺害,合議庭卻考量犯人有思覺失調症而宣判無罪,令社會群眾不禁思考司法是否有所疏漏之處?或自2008年後,台灣經濟從此一蹶不振,其中的來龍去脈與未來的應對方式,社會群眾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零散的悲喜與整合的未來

然而,如今的新聞通常僅呈現新聞的表面、或無意識地片段式報導,使人感到乏味與麻木,無法讓人們從中產生共鳴,並得出這項對人們較有幫助的結論——所有人距離災難都只有一線之隔。這觀念放置於勵志的名人專訪也不為過,新聞將成功人士的事蹟呈現為個案,供予人們理解並效法,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人。即便名人在落魄之時,同樣能引起人們去思考與警覺的重要元素,如為何一對交往多年的明星情侶分手後,男方被貶為渣男形象,其中的前因後果是否會引起人們思考性開放過於氾濫的社會風氣?或對自身感情的一種驚醒與思考?悲喜兩者本屬一體兩面之事,協助人們在兩面之中取得能量正是新聞的價值。

故此,新聞要取得讀者的注目於投入,則必須精心琢磨文辭,嚴密掌握內容的步調與結構,將重要的觀念準確地傳達給缺乏耐心與忙碌的群眾。一則好的新聞像是一個好的故事,若寫得出色及生動,極可能為社會的情感與教育帶來至關緊要的貢獻。新聞是影響人們對現實的觀感,並塑造群眾的心靈狀態,亦是一面社會反思的鏡子。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當資訊成為人類社會的信仰 《新聞的騷動》讀後感"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