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同志說故事

【通識教學部 江鴻津撰稿】

同志、雙性戀、陰陽人是一種真實的存在。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於3月15日主辦「聽同志說故事」,邀請到臺灣同志諮詢熱線的講師陣容,有蔣誼劭、林辰諭、丁芸安、黎亞,來到元智大學,爲學生分享有關性別的這回事,並藉由雙向討論的互動方式,帶領學生認識並了解幾個關鍵的名詞。

講者說明常見性別相關名詞(講者爲在座的學生說明常見性別相關名詞/照片由通識教學部提供)

講師群在了解在座的學生對於生理性別的認知與分類後,進而說明生理性別的定義及類別,例如生理性別並非是單線性,其具有交錯性,充滿著各種可能性,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有子宮並無法生育。

蔣誼劭對此由「自我認同」做進一步的說明,「『此刻』個人認同自己是什麼?個人期待自己是什麼?個人選擇自己是什麼?這並沒有固定的答案,因爲可能今日你選擇自己是男性,但明日你就認為自己是女性,所以重點在於「此刻」你喜歡、你想要、你決定你是什麼?『性別氣質』是個人所展現出來的氣息、裝扮,不論陰柔或陽剛、喜愛裝扮為異性或喜愛裝扮中性,其狀態都有流動的可能性,沒有所謂的絕對性。」

講者透過假設情境引領學生理解演講內容(講者透過假設情境引領學生理解演講內容/照片由通識教學部提供)

演講至此,學生得以發現這個世界充滿了各種可想像、無法想像、難以窮盡的現象。因此,蔣誼劭提醒學生,今日不論你個人覺得自己有多平凡或特別,一定有人在你的前面或後面,你絕對不是孤單的,也希望在場的聽眾能夠隨時保持開放彈性的態度,去接納他人的一樣或不一樣,就如同你希望他人如何對待和你一樣或和你不一樣(差異)的你。

而後,黎亞也提醒在座的學生,標籤不應該隨便貼在人的身上,社會不應用標籤來定義每個人,例如少子化現象推罪於同志,但藉由醫療科技的援助,臺灣已有500多位同二代,希望大家以接納的態度理解他/她、祝福他/她,並採以中性詞稱呼。

因爲「喜好」是很個人的,「現在是」未必未來也是。也因為人的「多樣性」造就了更多的不一樣,所以我們應該要接受人的多樣性,接受現在與當初的不一樣,尊重每個人的喜好。畢竟跨性別並非是一刀切,而是一場漫長的旅程。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聽同志說故事"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