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流行音樂賞析與發展

【記者 傅慧祺報導】

DSC_0407

(石計生教授以臺灣流行音樂的研究為講題演講/照片由傅慧祺提供)

漢儒文教基金會、華儒青年關懷基金會與元智大學合作,於106年9月27日,邀請到東吳大學社會系主任石計生老師,分享他對於臺灣流行音樂的研究與臺灣音樂發展脈絡。

講座一開始,石計生老師即先界定臺灣流行音樂的年代。石老師說,其實中國大陸與臺灣的音樂交流早在1927年即已開始。當時,兩岸之間無海禁的隔閡,兩岸文化的交流頻繁,使當時如蔣渭水一般的知識份子也為此著迷不已。而不喜愛上海流行音樂的普羅大眾,也有改以歌仔戲曲調的流行樂曲可供欣賞。

石老師以〈毛毛雨〉一曲來說明上海與臺灣流行歌曲的同異之處,即使歌詞相同,但是依著風俗民情不同,而以不同曲調來譜曲,營造出不同的風情。其次以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桃花泣血記〉,從日治時期的流行歌曲,談到臺灣流行樂曲的起源,向在場聽眾介紹臺灣流行樂壇的脈絡。臺灣歌謠中有許多特殊與有趣的特點,它是各國音樂交流下的產物,其中更深深的受到上海與日本文化的影響,在交融下重新產生出具有自己風格的音樂。

首先石老師先談到歌曲中的「混血性」。就時代來說,臺灣在1950-60年代,語言以閩語為主,流行歌手與歌詞也以閩南語為多,曲風中參雜許多日本演歌、上海流行與歌仔戲的音樂要素,形成特殊的臺灣流行曲風。除此之外,臺灣的流行歌曲也吸收來自美國流行音樂的養分。當時,在美國風靡一時的歌手,貓王所演唱的〈Love me tender〉一曲,也被當時臺語歌手代表人物之一──紀露霞,改為閩語版本的歌曲傳唱。

不只如此,臺灣當時也盛行電影欣賞,當時有許多從國外來的電影,都是以外文演唱。但是語言的隔閡使民眾對於歌曲中的意義,並不能理解。所以當時有許多的外文歌曲,都被翻譯為時人所能接受的語言演唱。以名作〈真善美〉為例,歌壇鬼才文夏,將〈真善美〉一曲改為閩語版本,讓當時的人都能聽得懂電影歌曲。石老師說,當時有許多人進入影院,其實多數人都不是為了電影而去,而是為了聽電影歌曲與現場表演而去,當時流行音樂盛況空前,可見一般。

當時也有許多在國外留學的有識之士,希望不只是引進國外的音樂元素,重新結合出臺灣特殊的曲風,更要重新創作出屬於臺灣風格的歌詞。這件事,在當時受到政府大力的支持,並希望各界都能投入並推動這項文化事業。以許石為例,當時他所創作的〈安平追想曲〉,不僅在臺灣流行樂壇傳唱,更是風靡日本及東南亞,並依照原文改為日文歌詞,由當時的名歌手,池真理子現場演唱。而後因國內外情勢的動盪與左翼思想在日本的蓬勃發展間接影響到臺灣政局,所以大量的歌曲創作在政府嚴格的審查制度之下被禁止出版。但壓制的力量並沒有使創作歌曲消失。

臺灣的創作音樂重新結合在臺灣的戲劇、電影、歌舞廳表演之中,將被禁止的臺灣創作歌曲重新包裝至各項藝術表演之內,使得歌曲創作死而不僵。有趣的是,當時政府大力推行國語運動,臺灣流行創作樂壇一方面往國語歌曲創作發展,另一方面以各式表演延續創作歌曲的命脈。在當時政治與工業化社會的發展之下,臺灣創作的歌詞與曲風在情感認同下產生悲情化的走向,與國語流行歌曲中熱情奔放的情感大相逕庭,這使得閩語流行歌曲與國語流行歌曲一直處於分裂狀態。

DSC_0410

(致贈感謝狀予石計生教授/照片由傅慧祺提供)

其實,臺灣的流行歌曲,無論是國語抑或是閩語,都唱出臺灣各地不同的風情與感受。石老師開玩笑的說:「其實臺灣文化中最有趣的是,政治與法律的觸手不干涉國內文化發展的時候,正是台灣文化最為蓬勃發展的時候」。

最後,石老師以「大雜燴混血歌」來形容臺灣的歌曲,並以1930年代鄧雨賢的〈十八姑娘一朵花〉(〈番社の娘〉)與1960年代周藍萍所創作的〈綠島小夜曲〉來說明這樣的混雜情形。有趣的是,〈綠島小夜曲〉、〈美麗島〉等歌曲,是受到五四運動知識份子的影響所創作的歌曲,目的是希望臺灣能夠突破日本文化的藩籬,重新建立起臺灣的自我意識。

石老師說,我們從失語的一代、失憶的一代,到現在回憶的一代,來看臺灣樂壇的發展脈絡。目的並非是將臺灣獨立於世界之外,而是希望臺灣能重拾過往海納百川的寬容度量,以融合交錯的文化力量演繹出自己的特色。並從百年來的音樂脈絡來看時下社會,希望各界能以更為寬廣的心態來看待自身文化。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臺灣流行音樂賞析與發展"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