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量訊息時代 智解新聞與投資

【本報訊】

元智大學終身教育部與遠東商銀合作辦理「樂齡理財學苑」,11月23日課程邀請到遠東商銀投資顧問部紀從凡經理主講「解讀新聞與投資」,教大家如何在生活中,擷取財經新聞當中的投資重點。

現代人獲取資訊的管道很多,大家每天都會接觸好幾台的主流財經新聞,紀從凡笑說,每當有客戶提出會讓他心驚膽寒的問題時,他就知道客戶前一天可能看了某台的財經節目。

美國曾做過統計,在工作領域中有90%的資訊是多餘的,你能掌握真正最重要的10%就可以了,所以在看投資相關新聞時,絕大部分的資訊其實都只要參考就好。
data1

(講師紀從凡/圖片由終身教育部提供)

 

紀從凡舉近日某台的財經新聞節目「錢x百分百」為例,藉著紅透半邊天的大陸劇「延禧攻略」說明股市投資策略。宮廷鬥爭對比股市心法,還真有些相似,像前陣子的陸股,弱勢破底、尚在盤整,此時應如魏瓔珞待在圓明園二年般的投資達人必須學會隱忍,等待時機再出手。

財經新聞節目必須有聳動的內容,才能創造高收視率,進而獲得廣告收益。某台「57x錢爆」就曾以『中美矛盾將引爆史詩級貿易戰?習近平表態「貿易戰全面對抗?」雙方開戰剩不到24小時』作為標題,但比對其他媒體,習近平並沒有針對中美貿易衝突發表嚴厲的言詞,因此我們在解讀新聞時,不能只單看一家媒體的資訊,至於標題聳動,就當成娛樂新聞就好,不用太認真。

由於美國景氣好壞對全球經濟有著極深遠影響,美國聯準會的貨幣政策,更受到全球金融巿場的密切關注。聯準會歷經葛林斯潘、柏南克、鮑爾等幾位主席,他們打個噴嚏,全球市場就得跟著偒風感冒,聯準會公布的經濟數據動見觀瞻,被視為影響市場走勢的風向球。紀從凡建議投資人要參考聯準會開會的會議紀錄與主席發言,將可預測美國升息的速度。紀從凡也對美股、陸股、債市、匯率、石油商品新聞等進行分析,金融投資圈是個最詭譎的領域,專家的看法不一定正確,他提醒投資人要把甚麼是「事實」與甚麼是「判斷」分辨清楚,通常財經新聞是記者寫的,是“讀者愛看的訊息”而非“能讓你賺錢的訊息”要學會看門道而不是看熱鬧。至於哪些人的判斷具有參考價值呢?包括政府決策官員,手上握有大量資金的金主或法人,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分析研判。

接著,紀從凡也提醒,財經新聞要注意看什麼內容?首先要看綜觀的產業趨勢,是成長還是衰退? 看懂了產業趨勢才能掌握金融走勢。也就是要看懂財經新聞中的「經濟指標」!跟股市相關,連動性高的經濟指標,包括了 GDP(國內生產毛額);ISM(供應鏈管理協會)製造業編製成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當數字高於50代表產業正處於擴張狀態,低於50意味正陷入萎縮;「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觀察出對未來景氣的樂觀與否;「非農就業指數」反應經濟的趨勢,數據好說明經濟好轉,數據差說明經濟轉壞。舉例非農數據會影響美聯儲對美元的貨幣政策,經濟差,美聯儲會傾向減息,美元貶值,經濟好,美聯儲會傾向加息,美元升值。還可以「失業率」;「成屋銷售指數」;「耐久財訂單」;「個人消費支出」(係指個人和家庭為了滿足自己生活需要而支付的,能使用一年以上的消費品如汽車、手機、冰箱等)等數摢作研判,能大筆消費應是景氣要好轉。

data2(講座學員們踴躍發言/圖片由終身教育部提供)

各項經濟指標中與股市相關度最高的前三項,依序為第一「個人消費支出中的耐久財」;第二「排除食物批發的零售銷售」(凡以現金或信用卡方式付款的商品交易均屬零售業的範圍)。第三「實質GDP」(國內生產毛額)。

其實從經濟結構來看就很容易了解,美國本來就是以消費為主的國家,所以跟消費、服務、零售有關的數據,都跟股市關聯度極高,非常符合邏輯,可以中肯確實的反應美國股市的走向。

最後,紀從凡也提供大家常用的財經新聞網站以及App,包括經濟日報、華爾街日報、華爾街見聞pro、紐約時報、Investing、Yahoo股市、和訊財經、MarketWatch、Bloomberg等,相信今天的課程,已讓大家學習到基本功,起碼能夠分辨,什麼才是有助於投資獲利的資訊!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在海量訊息時代 智解新聞與投資"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