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是為了毀滅而存在」經典名著《金閣寺》觀後感

【記者 黃冠鈞報導】

發表於1956年的金閣寺出自三島由紀夫,作品以1950年金閣寺縱火事件為題材,以真實事件為基礎,融入了作者對日本文化、美學和人性的深刻思考,成為當代文學作品中極具藝術性的精緻畫卷。

圖片1 (《金閣寺:三島由紀夫「毀滅美學」之最》可於元智大學圖書總館借閱/圖片取自博客來

美是什麼?藝術又是什麼?美是否具有永恆性?三島由紀夫透過主角,試圖重塑藝術的價值觀和美的定義。在小說中,主角透過「若燒了金閣,人們就可以此類推理解到『不滅』不具任何意義,金閣屹立五百五十年之久,也無法保證任何事……」這段話表達出「藝術是為了毀滅而存在」的價值觀。換言之,藝術必須經歷毀滅才能被稱為真正的藝術,而毀滅之後,藝術將化為永恆的不朽。

Mishima_Yukio_1970 (三島由紀夫鼓勵自衛隊發動政變未遂,旋即切腹自盡/照片取自維基百科

作者透過南泉斬貓的故事來探討美的定義。這個故事貫穿整本小說,探究為什麼人們追求著同一隻貓,但在貓被殺後卻沒有人再珍視它。這種特有的日本式自我毀滅美感不僅體現在《金閣寺》中,同時也體現在作者自身身上。在1970年,三島由紀夫發動政變演說失敗後,立即選擇切腹自盡,用自己的死亡成為一個英雄,以此影響後代。

三島由紀夫透過小說以及自身行為,引發讀者對美的價值觀及藝術的定義進行思考。他提出一種看似矛盾的觀點,認為藝術需要經歷毀滅才能真正綻放美,同時也表達了一種自我毀滅式的美感,這種美感在日本文化中獨特而深刻。

關於閱讀此書時,讀者不妨可以先從自身對於美的定義先行思考,透過三島由紀夫的筆觸,思考美在哲學中的價值。此外,《金閣寺》本身故事性並不強烈,取而代之的是角色人物間的深層心靈探究,通過角色的思維,一窺當時日本的社會風氣以及作者本身的哲學。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on "「藝術是為了毀滅而存在」經典名著《金閣寺》觀後感"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